半岛体育肖婷婷开展带电作业时汗如雨下 摄影: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曹磊 通讯员毛强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首席记者 潘锡珩 实习生 李秉坤 邹枫烨 通讯员李晶
7月24日上午9时许,烈日已在头顶炙烤,极目新闻记者来到位于武汉市武昌区棋盘街的武煤百江燃气双柏直营店。送气工鲍兰平从派单员手中接过当天的订单,完成了出库、扫描、装车等程序后,他将袖子卷起,戴上小红帽,然后骑上电动车,向第一户居民家驶去。
十几分钟后,记者跟随鲍师傅来到粮道街的一栋老旧居民楼前。还没上楼,鲍师傅的额头、脖颈、双臂都已布满汗珠,但他并没有停下休息。
把车停稳,马步站稳,双手紧握气罐把手,一声“嘿咻”,气罐顺势到了鲍师傅的肩上,随后就是徒步爬楼。几乎没有休息,转眼间已经来到四楼住户的家门口。记者已经大汗淋漓,鲍师傅却云淡风轻地说道:“这才是四楼,八楼我都爬过嘞!”
送气工并非把气送到就不管了,还承担着安检员的重要角色。如果在安装过程中发现住户用气有一定安全隐患,都会提醒对方迅速整改。
皮肤处都被晒得黝黑,身上的工作服因为被汗水浸湿变得颜色斑驳……为了防止中暑、脱水等情况,鲍师傅每天都要喝掉至少两大瓶水,身上也随时备好风油精、人丹、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品。
常见的充满液化气的气罐有30公斤重,空瓶也有近17公斤。鲍师每天需要送6-7趟满罐,每趟最多运送4罐,加上每次都需要回收空瓶,这样算下来,他每天总负重量在1吨左右。
“大臂往前靠!再往左转一点”“剖线器往上抬一点!好!对准了”……7月24日上午9时许,在位于武汉市江岸区金桥大道附近的10千伏德塔线作业现场,绝缘斗臂车上搭载的两台带电作业机器人正准备将验电接地环安装到线杆的顶端。
站在地面操控机器人的,是国网武汉供电公司女子带电作业班的三位姑娘。其中,负责统筹指挥的班长肖婷婷既要紧盯头顶正在作业的机器人,又要指挥另外两位成员精准操控机器人,一刻也不能马虎。
此时,摆在斗臂车旁的温度计显示,室外气温已经超过50℃。一直处于太阳暴晒下的三位带电作业姑娘们,工作服早已被汗水浸透。
经过不到半小时的作业,验电接地环就在机器人的“巧手”下安装完毕。此时,肖婷婷又收到了一条新的抢修作业信息:在相距不远的江汉区长港路上,10千伏富强线#杆塔上有一处线夹接点发热,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加装分流线来进行降温,为周边一千多户居民用电装上“安全阀”。
肖婷婷带领班员赶到现场时已近正午,阳光变得更加“毒辣”,气温也变得更高。肖婷婷穿上重量超过10公斤的绝缘装备,麻利地进入车斗,来到半空中开始人工带电作业。
做好安全措施后,肖婷婷和同事争分夺秒地开展作业。40分钟后,加装分流线的工作顺利完成。
肖婷婷是国网武汉供电公司第一位女子带电作业工。四年前加入班组时,就与男同事一样,在酷暑天穿上超过10公斤的绝缘装备进行高空带电作业,而后再慢慢学习应用各种高科技设备,练就一双巧手,成为迎峰度夏里比高温更热辣的“带电女侠”。
7月22日上午,在中建钢构武汉有限公司,武汉市特检所检验员丁锐、黄志威、陈剑在距离地面21米高空处,为露天总装线的一台通用门式起重机定期检验半岛体育,“为设备‘体检’,保证其安全运行,助力企业正常生产,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10时30分,在炙热的阳光下,露天的通用门式起重机附近没有一点乘凉处,经测量,温度达到41℃,胳膊被晒得有丝丝灼热感。
现场,3名检验员戴好安全帽和手套,将检验工具包系在腰间,在该公司设备管理员涂奇利的带领下,来到该公司露天通用门式起重机下,将安全防护栏从车上拿下摆好,虽然仅仅用了不到5分钟时间,但他们的工作服已被汗水浸湿透彻。
这是一台主钩为32吨、副钩为10吨、跨度为45米的通用门式起重机。3名检验员却对这个“大力士”用毫米级的数据检验每个结构部件的性能是否达标。
完成地面检验后,3名检验员沿着旋转楼梯,攀到距离地面16米高的驾驶室,对起重量限制器,门联锁等电气设备检验后,又攀爬到距离地面21米高的主梁,对32吨主钩和10吨副钩以及行走机构的机房控制设备分别进行了检验。
“这台起重机不算高,之前我们还爬过200米高的塔式起重机呢!”黄志威说:“定期检验一台起重机需要将近1个小时的时间。炙热的太阳下,穿着汗湿的工作服高空检验特种设备,已经习惯了,下班将工作服换洗就没事了,这很正常。”
7月24日下午6时许,夕阳斜射在武汉地铁古田车辆段密集的出库轨道上,地面温度依然有45℃半岛体育。20多名线个小组,争分夺秒对轨道线小时后,完成晚高峰运输任务的列车就将驶过这段“咽喉线路”,回库休整。
下午6时许,武汉地铁1号线线路专业古田工班工班长任卓君和20多名工班成员,身着长衣长裤、脚穿劳保鞋、头戴草帽,携带好检修作业工具进入作业现场。
弯腰、起身、趴地……极目新闻记者在作业现场看到,虽然已是夕阳西下,温度计显示地面温度依旧高达45℃。记者的衣服渐渐汗湿,而线路工们浅蓝色的工作服早已汗湿,变成深蓝色。
“夏天钢轨不顶严,冬天螺杆不拉弯。”夏季线路工最关注的就是钢轨轨缝的情况,如果因为高温导致连续两处轨缝消失,就容易发生胀轨,需要进行人工调节。古田车辆段的轨道线根钢轨连接而成,其中接头多达1563个。日复一日,巡检工作一天都不能停歇。
任卓君介绍,白天巡检以检查记录为主,一般在后半夜列车停运后进行维修。“高温天气下钢轨内部应力较大,若大面积松开扣件进行检修作业,钢轨失去约束力将出现胀轨现象,难以恢复,所以高温天气昼间以检为主,夜间加以维修。”
时钟转至晚上8时,天色转暗,在完成检修任务后,班组作业人员清点工具,有序离开轨道区域。
“吊车司机看不到我不能吊,我看不清吊装物不能吊,”7月24日上午9时,白玉山站,司索工高师傅站在太阳底下,指挥着50吨的汽车吊,将架管从20米深的基坑吊入地面。
现场,高师傅脸上的汗水像一颗颗黄豆粒,却仍然戴着一副棉手套。他称,棉手套有两个好处,一是吸汗,二是隔热。
“钢筋被太阳烤过后,太烫人了,徒手根本拿不起来!”高师傅颇为自豪地亮出自己的《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说:“我从事地铁建设已8年了,前年开通的全自动驾驶列车5号线我也参与过。”
武汉地铁股份公司业主代表张锦才说,新港线像高师傅这样的特种作业人员有76人。
每天要起吊60-70次,共约70吨的吊装物。两斤装的水杯是高师傅的“标配”:“半天喝了3杯。”
白玉山站另一个作业面,20余名作业人员正在绑扎底板钢筋。从暴晒的地面来到地下20米深的基坑,一台崭新的大功率风机呼呼地吹着,身体居然感到一丝丝凉意。
当天上午10时左右,施工单位中铁一局项目班组长杨朋拿着4盒藿香正气水分发给了作业人员。项目负责人赵勇招呼大家停下手中的活半岛体育,让大家吃西瓜解渴。他介绍半岛体育,工地有专设的休息区,准备了充足的人丹等防暑用品,并备足了西瓜半岛体育、盐汽水等,供作业人员随时补充水分。
武汉地铁股份公司一级项目经理许建军介绍,针对高温天气,专门安排管理人员在现场及时关注作业人员状态,防范中暑等情况发生。